
口咽清丸
在清代《痧症全(quan)书》中的(de)“珠黄消疳(gan)散”及清·徐灵(ling)胎《兰台轨范》之(zhi)“清音(yin)丸(wan)”等古方的(de)基础上加(jia)减而得。为中医药(yao)(yao)(yao)与民族(zu)药(yao)(yao)(yao)相结合的(de)典型成药(yao)(yao)(yao),被誉(yu)为“口疮(chuang)灭火(huo)剂”,具有(you)“清热降(jiang)火(huo),生津止(zhi)渴”。
产品说明
其它产品 >通用名称:口咽清丸
汉语拼音:Kouyanqing Wan
[成 份]儿(er)茶、马槟榔、薄荷、乌梅肉、硼砂、诃子、山豆根、冰片(pian)、甘草。辅料为药用炭、虫(chong)白蜡等。
[性 状(zhuang)]本品为黑色的水丸,除去包衣后显(xian)棕色至棕褐色;味苦凉、涩(se)、微(wei)甜(tian)。
[功能主治]清(qing)热降(jiang)火,生津(jin)(jin)止渴。用于咽喉肿(zhong)痛,牙(ya)疳口(kou)疮,津(jin)(jin)液不足,口(kou)干舌燥(zao)。
[规 格(ge)]每24丸重0.5克(相(xiang)当于饮片0.5克)
[用(yong)法用(yong)量]吞服或(huo)含服。一(yi)次1袋(dai)(0.5克),一(yi)日2~4次。
[不(bu)良反应]尚(shang)不(bu)明确。
[禁(jin) 忌]孕(yun)妇禁(jin)用(yong)。
[注意事项]
1.忌烟、酒及辛(xin)辣食物。
2.不宜(yi)在服药(yao)期间(jian)同(tong)时服用滋补性中药(yao)。
3.有(you)高血压、心脏(zang)病(bing)、糖尿(niao)病(bing)、肝病(bing)、肾病(bing)等慢性病(bing)严重者应在(zai)医(yi)师(shi)指(zhi)导下服用。
4.本品不宜长期服(fu)用,服(fu)药3天症状无(wu)缓解,应去(qu)医(yi)院就诊。
5.严格按用法用量服(fu)用,年老(lao)体弱者(zhe)应在医师指(zhi)导下服(fu)用。
6.儿童(tong)、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。
7.对本品过敏(min)者禁用,过敏(min)体质者慎用。
8.本品性(xing)状(zhuang)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。
9.儿童必须在成人(ren)监护下使(shi)用(yong)。
10.请将(jiang)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(chu)的地方。
11.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,使用本品前请咨询(xun)医(yi)师(shi)(shi)或药师(shi)(shi)。
[药物(wu)相互(hu)作用(yong)]如与(yu)其他药物(wu)同时(shi)使用(yong)可能(neng)会发生(sheng)药物(wu)相互(hu)作用(yong),详情请(qing)咨询医师(shi)(shi)或(huo)药师(shi)(shi)。
[贮 藏(zang)]密闭,防潮。
[包 装(zhuang)(zhuang)]药用复合(he)膜包装(zhuang)(zhuang),每袋(dai)装(zhuang)(zhuang)0.5克。10袋(dai)/盒(he)。
[有 效(xiao) 期]36个月。
[执行(xing)标(biao)准]《中国(guo)药(yao)典》2020年版(ban)一部
[批准文号(hao)]国药准字Z53021286